




自动导引车(AGV)
自动导引车(AutomatedGuidedVehicle,AGV)是一种装备有电磁、光学或视觉等自动导引装置,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,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。通俗地讲,AGV就是一种无需人工驾驶、能自主完成物料搬运任务的智能机器人。 作为连接仓库中“孤立”作业单元(如产线、库区、拣选站)的柔性纽带,AGV系统是实现工厂和仓储物流自动化的关键一环,能极大提升内部物流效率和灵活性。
柔性连接者:AGV无需固定轨道,可以灵活地连接生产线、仓库、装配线等任何两个地点,实现点对点的自动化物料配送,打破了传统输送线固定路径的局限。
智能调度单元:在中央调度系统的控制下,多台AGV可以协同作业,自动规划最优路径、避免拥堵、自主充电,形成一个高效、有序的智能搬运网络。
“货到人”拣选核心:在电商等拣选场景中,AGV可以自主顶起存有目标商品的移动货架,并将其精准搬运至固定的拣选工作站,实现从“人找货”到“货找人”的模式变革。
生产线协同者:可无缝对接到产线上下料口,实现原材料的自动供给和成品的自动转运,是构建柔性制造系统(FMS)和自动化装配线的基础。
自动导引车(AGV)的核心分类
根据不同的导引方式和承载形态,AGV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按导引方式划分:
磁导航AGV:沿地面铺设的磁条/磁钉路径行驶,技术成熟,路径可靠,成本效益高。
二维码导航AGV:通过读取地面铺设的二维码地标进行定位和导航,路径变更相对灵活,定位精度高。
激光导航AGV(SLAM):通过激光雷达扫描周围环境,实时构建地图并自主定位导航,无需铺设任何物理标记,柔性最高。
按承载方式划分:
潜入式AGV:潜入到料车或货架底部,通过自动挂接或顶升装置进行牵引或举升搬运。
叉取式AGV:模拟传统叉车的功能,可自动叉取和堆高托盘货物,是实现托盘货物无人化搬运的主力。
背负式/辊筒式AGV:在车体上方搭载平台或辊筒输送线,用于背负料箱或与产线自动对接。
牵引式AGV:在尾部牵引一列或多列料车,实现大批量物料的一次性转运。
核心分类 |
关键技术参数 |
典型适用场景 |
典型适用行业 |
潜入式AGV |
额定载荷:100-2000kg |
“货到人”拣选,顶升移动货架至拣选站。 |
电商零售 |
叉取式AGV |
额定载荷:1000-3000kg |
自动化仓库的托盘出入库。 |
食品饮料 |
辊筒式AGV |
额定载荷:50-1000kg |
生产线、装配线的自动上下料口无缝对接。 |
新能源 |
关键选型对比:AGVvs.AMR
AGV(自动导引车)和AMR(自主移动机器人)是当前智能搬运领域的两大主流技术,它们的区别在于“大脑”的智能化程度:
对比维度 |
AGV(自动导引车) |
AMR(自主移动机器人) |
核心技术 |
“预设路径” |
“自主导航” |
路径规划 |
沿预设的固定路径(磁条、二维码)行驶,像“有轨电车”。 |
无需物理标记,通过SLAM技术自主构建地图并动态规划路径,像“无人驾驶汽车”。 |
障碍处理 |
遇到障碍物会停车等待,直到障碍物被移除。 |
遇到障碍物会主动绕行,重新规划一条新路。 |
部署与变更 |
路径部署和变更需要铺设或修改物理标记,相对耗时。 |
路径部署仅需让机器人空跑一圈绘制地图,变更路径只需在软件上修改,非常快速。 |
适用场景 |
场景固定、流程明确、人车混杂少的环境。 |
场景复杂、流程多变、人机交互频繁的动态环境。 |
投资成本 |
单机成本通常较低,技术成熟。 |
单机成本通常较高,但部署总成本可能因无需改造地面而降低。 |